大讨论系列评论之八:站在新起点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市情
| 招商动态 |2017-07-10
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“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”,这是省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,着眼全省区域发展实际,对榆林发展作出的新定位。这一定位主要基于榆林煤气油盐共生的资源禀赋、五省区交界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文化底蕴等,这对我们认识和把握市情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建设“最具影响力”的城市,前提就是必须把市情研究透、把握好,这是摆在全市领导干部面前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。
市情,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市的“家境”,包括自然、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基本情况,是一个城市相对稳定的发展基础,既不可能骤然而衰,也不可能凭空而起。换言之,一个地方无论怎样发展变化,总是要受其“家境”制约和影响。正确认识和把握市情,是一切工作的基础,也是克服主观主义、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前提,我们研究战略、制定政策、策划项目等,必须把“家底”吃透、把市情作为基本依据。只有对市情认识越深刻、把握越到位,我们的决策才越科学、越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。
认识市情,既要看自身基础,又要看发展环境。概括地讲,榆林的市情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:作为资源型城市,对世界政治经济高度敏感,与新技术革命高度关联,如果离开国际国内先进理念、前沿技术、创新经验,就必然被淘汰,这是榆林最具时代性的市情特征;资源高度富集与生态极其脆弱并存,“二律背反”的窘境使决策一些项目非常困难,这是榆林当前最大的市情实际;自古多元文化交汇,有集历史文化、民俗文化、边塞文化、红色文化于一身的特色文化底蕴,特别是有光荣的革命传统、有气吞山河的“治沙精神”、有毛泽东主席“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”和“实事求是、不尚空谈”这两句话题词的政治资源,但也有不少习以为常的陈风陋习,必须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建设,在久久为功中,不断深入挖掘文化宝库精华,持之以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、移风易俗,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凸显文化新优势;土地广袤,自然资源丰富,环境容量较大,交通条件承东启西、贯通南北,这是其他城市少有的比较优势;城市太年轻,经济发展快,涵养不够,城乡、区域、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,贫富差距悬殊,但辩证地看,短板就是进步空间、差距就是发展潜力;干部可靠、有干劲,这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挑战、化解各类矛盾问题的关键所在,但干部队伍学风不够浓、作风不够实、法纪意识不够强,综合素质跟不上形势和任务的需要,必须不断加强教育、管理和监督,这样才能胜任“最具影响力”城市的需求。
正确认识和把握市情,才能把握时代特征,紧跟国际国内新趋势,使发展更主动。误判市情、偏离市情,必然找不准发展的切入点,最终会导致盲目发展。认识和把握市情,是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前提。当前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,必须立足基本市情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,这是我们认识当下、规划未来、制定政策、推进事业的依托和基点。只有这样,才能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、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在榆林具体化,才能在践行追赶超越和“五个扎实”要求、推进“四化同步”、落实“五新”战略任务中体现出榆林真作为。还要看到,在世界多极化、经济全球化、社会信息化、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,尤其作为资源型城市,想在全球竞争中站住脚,就必须把基本市情吃透,把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找准,并及时捕捉世界经济最新动向,主动对接前沿发展水平,这样才能与时俱进,抓住发展主动权,抢占发展制高点。
深化市情认识,说到底是一个解放思想、形成共识的过程。熟悉的东西不一定就能把握规律,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,才能避免脱离实际、主观臆断。榆林资源开发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,客观上也削弱了社会创新动力,目前党员干部驾轻就熟的惯性思维占据主流,总认为煤价起不来榆林就没法发展,开口闭口就是南北差距,用固有的优势来掩盖现实的劣势,这是对市情认识的最大局限。思想差距的背后,就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、不协调、不包容、不开放的问题。市委开展解放思想、更新观念、优化环境大讨论活动,就是要在全市上下掀起一场“头脑风暴”,催动各级干部特别是“关键少数”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,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、固有模式、路径依赖中走出来,摆脱对能源资源的过度依赖,更多地靠良好环境凝聚人心、鼓舞士气、激发创造。
在新的起点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市情,考验的是领导干部的胆识。榆林人从来不缺乏胆识,奉献革命靠的是不畏艰险、矢志不移;防风治沙靠的是敢闯敢拼、百折不挠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榆林正处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、追赶超越的紧要关口、建设“最具影响力”城市的重要阶段,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锻造一大批有胆有识的干部。一方面,要培养攻坚克难之“胆”,大力倡导锐意创新、勇担风险的价值观,注重在经济转型、资源开发、高端能化、脱贫攻坚、新农村建设、文化旅游、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、信访维稳、安全生产等一线识别和锻炼干部,使干部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市情中,勇涉深水区、啃下硬骨头,大胆扫除一切影响改革发展的壁垒和门槛。另一方面,要涵养科学发展之“识”。引导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立足“年轻城市”的实际,从建设“最具影响力”城市的高度认清干什么、缺什么,不断提升理论水平、政治智慧、担当精神和决策能力。特别是要敞开大门、吐故纳新,用战略眼光和广阔胸怀谋求发展之路,用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发展中的不足,多一些激励鼓励,少一些求全责备,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识,营造良好发展氛围。
认识市情无止境,加快发展无止境。新一轮竞相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,榆林要追赶超越、赢得未来、开创大业,正确认识和把握市情是必然要求,也必然需要一种登高望远的视野、舍我其谁的气度和开放包容的胸怀。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,正孕育在这种博大的视野、气度和胸怀之中。
本期编辑 李小龙
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